您所在的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 > 科普文章 > 文章正文

什么是種植位點保存?

作者:張維賢  來源:  時間:2019-06-18 14:00:10  閱讀量:4466
      受植區(qū)良好的骨條件是實現(xiàn)植體與骨整合的重要因素,為了預防及減少牙槽嵴的廢用性萎縮和吸收,使牙槽嵴骨量的高度、寬度及密度滿足后期種植的需要,需在拔牙后種植前對其位點進行保存,即拔牙后軟硬組織量的保存。
 
常見的種植位點保存技術:
1、自體骨移植:拔牙后,直接于牙槽窩內進行骨移植,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保持牙槽嵴高度的方法。
缺點:需取自體骨組織,造成二次創(chuàng)傷。
 
2、牽張成骨:指利用骨的自身愈合能力,在牽引器的牽引下,于骨切開處形成新骨,以達到增加骨量的目的。且牽張成骨因無需植骨,可同期延長軟組織,減少新骨的吸收。
缺點:口內牽張占據(jù)空間,不易操作,病人感覺不舒適,口外牽張易造成感染,形成瘢痕,造成神經損傷,且牽張器固位螺釘固位力較小,成骨不規(guī)則易復發(fā)。
 
3、即刻種植:拔牙后即刻植入種植體是預防牙槽嵴萎縮的一個有效方法,它能夠很好地保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寬度。

即刻種植缺點:對于拔牙創(chuàng)的要求較高,無明顯炎癥、肉芽組織,黏膜無明顯炎癥、撕裂,且受植區(qū)無創(chuàng)傷,周圍有足夠軟組織能關閉創(chuàng)口。
 
4、骨組織引導再生術(GBR)是一種利用人工生物膜的物理屏障作用,阻止軟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及上皮細胞長入骨缺損區(qū),引導骨組織順利長入,拔牙后即刻進行GBR,可早期有效地預防牙槽嵴吸收。
 
5、生物膠原技術:在拔牙窩內植入理想的骨引導材料,并通過可吸收膠原材料隔離手術部位并作為結締組織生長的基質,從而有效的阻止了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方法稱之為生物膠原技術。
優(yōu)點:有效的促進自體骨再生,方法簡單,可操作性強。

 

【文章為科普用途,非宣傳目的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,醫(yī)療內容請以醫(yī)生診斷為準,部分配圖來源互聯(lián)網(wǎng)開放平臺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】

看過本文的網(wǎng)友還看過:
推薦閱讀
【微信掃一掃】 掛號/繳費/查詢更快捷
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国产,久久综合日本久久综合88,国产黄网大全在线视频,99人妻久久久久